姜科植物在我國有2百多個品種,其中的姜種在我國的栽培有不下50種,而生姜主要作蔬菜,調味,加工等用,還有可做花卉觀賞用。如果就我們現在常見的生姜來看,主要是疏苗型大肉姜,也習慣稱之為"大姜",密苗型片姜,也習慣稱之為"小姜"。那它倆有什么區別呢?一,疏苗型大姜的特點
疏苗型姜植株高大,生長勢強,一般株高80~90厘米,生長旺盛株可達100厘米以上。葉片大而厚,葉色深綠,莖稈粗壯,分枝數較少,通常每株可有8~12個,排列較稀疏。
其根莖塊大, 姜球數較少,但姜球肥大,多呈單層排列,姜球上節數少,節間 較稀,一般有2–3個,根莖外形美觀,商品質量優良,產量高,豐產性好。其代表品種如廣東疏輪大肉姜、山東萊蕪大姜、安丘大姜、滕州大姜等。
如萊蕪大姜,為萊蕪市地方品種,為山東省著名特產。萊蕪市及附近各縣、市普遍種植,該品種植株高大,生長勢強,一般株高75~90厘米,葉片大而肥厚,葉色深綠,莖稈粗壯,分枝較少,一般每株具8~12枚分枝,多者可達15枚以上,屬疏苗類型。根莖姜球數較少,但姜球肥大,節少而稀,多為單層排列,生長旺盛時亦成雙層或多層排列,根莖外形美觀,辛香味濃,商品質量好,豐產性好?,F為常栽品種。
密苗型片姜的特點
密苗型姜長勢較強,株高一般65~80厘米。葉翠綠色, 葉片稍薄,分枝性強,分枝數較多,排列緊密,一般每株可具 10~15個,生長壯旺時可達20個以上。
其根莖姜球數較多,姜球較小,其上節多,大都4個以上,節間短,姜球多呈雙層或多層排列,根莖品質好,產量較高。代表品種如山東萊蕪片姜、廣東密輪細肉姜、 浙江臨平紅爪姜、江西興國生姜、陜西城固黃姜等。
如萊蕪片姜,為萊蕪市地方品種,為山東省名產蔬菜之一。近年來,華北各省、市均相繼引種試種。該品種長勢較強,株高70~80厘米,高者可達100厘米以上。葉色翠綠,分枝性強,一般每株具有10-15個分枝,多者可達20枚以上,屬密苗類型。
其根莖黃皮黃肉,姜球數多且排列緊密,節間較短。姜球上部鱗片呈淡紅 色,根莖肉質細嫩,辛香味濃,品質優良,耐貯耐運,豐產性好。該品種對栽培條件較敏感,如氣候適宜、肥水充足、管理精細,則發生分枝多,根莖各次姜球也多,常成雙層或多層排列,姜塊肥大,稱為“馬蹄姜”。如在土壤瘠薄、管理粗放的條件下,植株分枝少,地下部姜球亦少,多呈單層排列,姜塊較瘦小,稱為"扇面姜"?,F多為地方或特色需求來栽培。
不管大姜還是小姜,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地方區域性,所以在甲地表現為很好的生姜,引進到乙地后栽培,其長勢,產量,抗逆性等都大打折扣,所以在引種時一定要注意,做好試種試驗后方可決定是否引種。